健康管理

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眼底照相检查——人体健康态监测与评估规范

发布时间:2022-12-27  浏览次数:1174

眼底照相检查可以客观、真实地记录眼底情况,具有无创且操作简便的优点,是最基本的眼底检查方法。采集的图片数据一方面可以打印,另一方面还能以电子数据形式长期保存,适合在基层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开展人群的日常健康监测,也可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群体的眼部并发症监测。

(一)眼底照相的原理

眼底照相根据原理分为红外技术和共焦激光技术眼底照相。红外技术使用红外光照射受检者的眼底,拍摄时光线经过光学系统成像,由屏幕显示影像,同时将拍摄的影像作为电子数据记录。共焦激光技术使用激光射入眼底,光线被不同层面的组织反射回来。来自焦平面组织(靶组织)的反射光可以穿过针孔样的光栅而到达信号探测器,进而转化为数字图像,来自非焦平面组织的反射光将被针孔样光栅阻挡而被滤除,最终所得图像是单一焦平面的影像信息。

(二)眼底照相检查的方法

临床上眼底照相通常是在对受检者散瞳后进行。但因散瞳需要先对前房深度和房角情况进行专业的评估,以避免散瞳后少数窄房角受检者诱发青光眼发作的风险,另外散瞳后受检者视物清晰度会受到一过性影响,因此在日常健康筛查场景下难以做到散瞳检查。在眼底筛查中建议采用免散瞳照相机进行照相。

(三)眼底照相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在眼底照相前,应在电脑中输入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同时建议输入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病史。免散瞳照相时,宜在暗室中进行,建议受检者在暗室中停留几分钟,利于瞳孔散大,成像质量更好。

传统眼底照相机从形式上可分为台式和手持式两种:

1. 台式眼底照相机操作规范:(1)保持相机镜头清洁。拍摄环境照明亮度尽量调节到5勒克斯以下(无法阅读报纸的亮度)。调整桌椅高度,使受检者前额接触到前额托,眼睛高度与指示带水平对齐。(2)嘱咐受检者尽量睁大双眼,固视前方的标记,上下眼睑不遮挡瞳孔范围,必要时操作者可帮助受检者拨开眼睑。

2. 手持式眼底照相机操作规范:(1)将前额挡放在受检者测量眼的前额眉毛上方处,遮住未测量的眼睛。(2)保持设备水平,嘱受检者睁大双眼并进行拍摄。

(四)眼底图像的质量评估

眼底照相机的结果以图像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建议采用后极部45°左右的视角拍照,拍摄一张以视盘和黄斑中心连线中点为中心的照片(图2A)。眼底像质量应保证能判读视盘、黄斑区、上方和下方视网膜血管弓区四个区域是否存在异常,视网膜主干血管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清晰(图2B)。


图2 标准正常人眼底像及眼底像质量判定区域

(五)眼底图像的数据管理

眼底图像拍摄后,即可以数字形式对图像进行保存。数据在本地服务器保存或者以云的方式传输和保存,也可以通过软件发送给受检者。


(六)眼底图像的解读

眼底图像解读应由具备阅片经验的眼科医生完成。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阅片的发展,国际国内均已批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上市,能够达到较好的阅片准确性。另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常见的眼底疾病如病理性近视、视网膜静脉阻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10余种常见的眼底疾病的辅助诊断方面80,也有很好的前景。


依靠眼底照相对眼底病进行健康筛查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眼底病的诊断往往需要联合多模态眼底影像检查,如相干光断层扫描、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眼底血管造影等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才能确诊,单一的眼底照相提供的信息可能不足。另一方面,后极部一张眼底照相尽管涵盖了视神经、黄斑、视网膜动静脉等重要眼底结构,但是拍照范围仍有局限,此范围以外尤其是周边部视网膜的病变有可能漏诊。


随着技术的发展,适合健康筛查的眼底照相设备也在不断研发中。超广角眼底照相机、配备相干光断层扫描的眼底照相机等技术现已渐成熟[81],目前已经用于临床中。具有经济、便捷等优点的可穿戴式设备如嵌入智能手机的眼底照相技术也正在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有望用于眼健康筛查和监测。

引用本文: 科技部人体健康态评估规范研究及人体健康态信息评价规范研究课题组. 人体健康态监测与评估规范 [J] .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2, 16(12) : 809-832. DOI: 10.3760/cma.j.cn115624-20220929-00726.

QQ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8-83516680
联系传真
028-83551807